2025年7月11日,運管公司成功實現連續安全生產2000天,沉甸甸數字的背后,凝聚著國內10余個省市、40多個項目,數千維管人的辛勤付出。他們是用實際行動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精神,他們用忠誠堅守保障了國家重要交通設施與城市交通動脈的安全穩定運行。
責任筑基,體系織就防護網
自運管公司組建以來,公司黨委就牢牢樹立“安全第一”紅線意識,深入踐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三管三必須”要求。領導班子成員率先垂范,定期深入包聯區域,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開展安全督導檢查。按照三級管控責任要求,公司構建起以總部——項目部——班組為主線的管理鏈條,逐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將安全責任貫穿于企業管理、項目執行、現場作業的每一個環節,覆蓋從項目經營承攬、上場策劃、施工組織、收尾管理的運營維護全生命周期,并融入方案制定、設備管理、供應鏈保障等各個層面,持續完善供電中斷、設備故障、自然災害等各類場景的應急體系建設,實現了1237項風險全鏈條管控,有效提升了快速響應和協同處置能力。
精細管理,標準筑牢安全堤
針對項目零散、覆蓋面廣等特點,運管公司創新實施區域化、集群化管理,嚴格落實“安全三簿”制度,定期強化日常檢查與聯動考核,將安全宣誓植入到班前準備工作環節。各項目全力推行現場安全管理、標識標牌、作業環境標準化,在倒閘操作、登高檢修、信號調試等關鍵操作中,推行嚴格的標準作業流程,確保每一項操作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天津地鐵、重慶地鐵十八號線等維保項目先后榮獲集團公司安全標準工地稱號。
科技賦能,智慧引領新方向
運管公司以勞模創新工作室為依托,聚焦5G、AI等前沿技術,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在上海地鐵11號線維保項目成功落地供電智能運維生產平臺(PIOMS)。該平臺實現了設備數據的全面融合與智能分析,成功引入無人化巡檢模式,顯著提升了設備狀態感知和預警能力,將應急響應時間降至5分鐘內。接觸網6C檢測技術更是突破時間限制,實現全天候檢測,檢測效率提升29倍,設備缺陷判斷的準確性提升了21%。同時,依托無錫、上海等維管項目的實踐,公司開發的AI作業助手、智能監測系統在風險預警、設備狀態精準評估、人員行為規范監控、應急指揮輔助決策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關鍵的作用,讓安全管理更加主動、精準、高效。
文化潤心,思想鑄就新鐵軍
運管公司始終堅持“一觀、四防、五控、五念”理念,將安全宣誓、“四卡一規”的運用納入工序管理,通過安全宣講、安全競賽、安全警示教育、安規我來講、隱患隨手拍等形式推動公司員工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有力推動了公司安全穩定持續向好的態勢。針對不同崗位、不同風險點,公司持續提升員工安全素養,不斷加大安全培訓投入,常態化、差異化、實戰化開展安全技能培訓和定級考核,在上海、山東片區設立“變電所實訓基地”“車輛段接觸網練兵線”等實訓基地,將專業集中培訓和現場實踐教學相結合,進一步提升一線操作人員的業務技能和安全保障能力,以建強最小作戰單元為目標,培育出一批信念堅定、技術過硬的優秀班組。
2000個日夜的堅守——保障了億萬居民的安全出行,未來,運管公司將持續優化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強化科技應用,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為公司安全生產“零事故”目標書寫新的輝煌。